活性碳是黑色粉末狀或顆粒狀的碳物質,生產上常用的原料有兩大類﹕植物原料和加工廢料,木碳是傳統原料,椰子殼是最佳原料。礦物原料包括煤﹑石油瀝青﹑石油焦等。
活性碳具有吸附的特性,應用廣泛。粉末炭可用於液相脫色,脫臭精製,上下水淨化。粒狀炭應用於氣相吸附,如活性碳口罩,溶劑回收,空氣淨化,香菸濾嘴,此外還可用於氯乙烯、醋酸乙烯合成催化劑,貴金屬催化劑的載體。
而要讓含碳物質成為活性碳,經過兩階段:碳化和活化。碳化步驟包括脫水及碳化,將原料加熱,在170℃至600℃的溫度下乾燥,並使原有的有機物大約80%碳化。
活化的目的是利用蒸氣或化學物質來清除碳化過程積蓄在孔隙結構中的焦油物質及裂解產物,並與碳原子氧化,擴大碳化料裂孔隙及創造微孔以提高孔洞體積或比表面積,產生高吸附量的活性碳。
而在化學活化中,活性碳必須從藥劑中分離,可以透過平板過濾離心機進行固液分離,此時的活性碳粒徑通常在100奈米以下,固含量1%-10%。因為離心分離的速度快,所以產量高,活性碳的含水率具有一致性,濾布因沒有過度擠壓所以損耗速度慢。